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3互金协会秘书长陆书春: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互
- 11/13诸葛数据管理平台助力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
- 11/13国研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数字技术将重新定义制
- 11/13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应用新业态高峰论
- 11/12云改数转注智数字经济 云网融合共建云上生态
数字化时代作为摄影的艺术作品 ——数字和胶(6)
因此,数字化对摄影的影响,分为两个部分,或者说是两个信息传播的系统:一个是拍摄(摄入)和修饰(输出);另一个是编辑传播和印刷。数字技术对摄影的影响涉及第一个系统,即对拍摄的操控性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对后期的修饰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由此极大地提高了照片的艺术表现力,但这并非是对摄影的否定,恰恰相反是对其表现力的极大促进。影响更大者则在于编辑、传播和印刷系统。所以如果承认了摄影的虚构,等于以电脑彻底否定了摄影的存在,而摄影之所以不可能被解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视觉感知的需要不可能消亡,人类只要还需要眼睛来看,就必然有视觉对图像的需要,图像包括主观想象的,更包括自然存在的,电脑可以制作出想象的图像,但却无法制作出客观的图像。摄像头也好,联网的照相机也好,都必须是透过镜头拍摄出影像,才能在电脑上显现出客观的影像。况且它们都只有监视或视频交流的作用,对艺术照片的拍摄没有任何意义,“摄影的生命是逼真,是诚实,是简洁,并不如文章和诗词可以杜造,可以幻想,足不出门,就可以写尽天下事。摄影,非身历其境,不能得其秋毫”[13]。对客观的美景(包括人自身)而言,摄影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主宰,电脑只能是为其服务的奴仆。
因此,数字化和网络对摄影的最大影响在于其结果,即照片的编辑和传播上,本雅明时代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仅限于纸质的传播,即照片的冲印、书籍和杂志的印刷,其影响的范围和传播的速度都有所限制。而现今数字化技术在照片的编辑方面、网络在照片的传播方面的便利快捷,及其对社会影响之深远,都远非机械复制时代可比,而且因为网络的缘故,彻底打破了照片传播的时空限制,一张照片顷刻就可以传遍全球。但这些与摄影的艺术作品本身无关,只是照片的社会化的运用,对此前贤多有论及,如本雅明、苏珊·朗格、罗兰·巴特,特别是维兰·傅拉瑟(Vilém Flusser)(《摄影的哲学思考》)等等。需要提出的是,所谓的读图时代、影像的消费、娱乐时代、大众狂欢、广场文化等与数字化科技是互为因果的,生产固然为消费提供对象,但消费却为生产提供需要。数字化及其影响正是后工业社会及后现代文化的结果,数字化不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数字化摄影的悖论
看图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也由此改变了个人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柯达在为其相机作的广告中称:“您只需按下快门,其余的由我们来完成。”[4]67这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成为真正的现实,或者说具有更大的意义。在此需要讨论的是手工操控与科技手段之于摄影的悖论问题,即摄影的科技程度越低,操作就越复杂、越受限制,而摄影者的主体性却越高;摄影的科技程度越高,操作越简单、越便利和自由,而摄影者的主体性却越低。
传统摄影中科技程度低,摄影者所受的限制很多,由此,要想拍出一张合格的照片,摄影者就必须以自己的技术去克服这些限制,诸如测光、曝光、对焦、胶卷的速度等前期的拍摄及后期照片的洗印,都必须自己测算、操作。“随着照相机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自动化,敏感性越来越高,有些摄影家便试图解除自己的装备……他们更乐意让自己局限在前现代照相机技术控制的范围以内——那是一种更简陋、能力不那么强的机器……对许多摄影家来说……不使用怪七怪八的设备已经成为一种荣耀。”[4]140在此,摄影者是操纵这些科技条件的主人,一切都是他心智的结果,也正是由此,他对科技的依赖程度也就越低,从而体现出更高的主体性,而这种神乎其技的结果,都要在照片印制出来以后才能显现出来,从而显示出传统摄影的神秘性,也正是由此人们赋予传统摄影以更多的艺术性,即更多的手工操作。
数码摄影中科技程度较高,一方面,摄影者所受的限制少,不论是前期的拍摄,还是后期的打印,都不需他测算和操作,自有相机和电脑为其代劳;另一方面,他操控相机的自由度,即主体性也相应地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为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正是由此,他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从而体现出更少的主体性,在这里,他不是这些高科技的主人,而是其奴仆,一切拍摄并非是他心智的结果,而仅仅是相机程序的某种许可而已。摄影就是给无限的杂多以一个符号形式,即赋形。维兰·阿拉瑟称,“技术性图像是由机具制做出来的”[14]41,“机具”就是改变一个物体形态的东西,而“在如此做的过程中,改变了这些物体的原有形态,而给予新的形体:换句话说,工具‘赋予物体形体’……这种生产性的、赋予形体的行动叫做‘工作’,而其结果叫做‘作品’”[14]42,如皮鞋就是对牛皮赋形的结果,而机具就是加工自然的机器及相应的各个层次的文化系统,如相机就是拍摄图像的机器,它有其相应的工业系统(程式)、社会系统等等[14]63。人并不是用照相机在拍照,相反倒是人受照相机这一机具及其程式的规定在做着它们规定的事[14]45。人类的一切文明都是一个赋形的过程,并且要受机具的制约。因此,照片并不是与自然直接同一的,而是人对自然加工的产品,但这个加工并非是主体自由的体现;恰恰相反,它是机具及其一系列工业及社会程式对人的命令,这就是数字化对人的形而上的异化。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他在操纵这些机器,但实际上是机器在操纵他。他不过是各个程式命令的实际执行者,高科技的相机有它固有的程式;后期制作也有它固有的程式;相应的工业生产及其消费也有它固有的程式;甚至整个社会的程式也莫不在规定着摄影的行为,如旅游,带什么相机、镜头、有哪些拍摄对象、怎样取景构图、相机具体的设置,以及后期的制作等等,无不有具体的教程。实在可以说不是摄影者在拍摄和打印出一张照片,相反是照片通过他而表现自己。
文章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 网址: http://www.szjsyyyzz.cn/qikandaodu/2021/0126/1102.html
上一篇:神奇数字之“门捷列夫般的梦”
下一篇:侠骨柔情,做自己的战斗天使 ——浅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