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3互金协会秘书长陆书春: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互
- 11/13诸葛数据管理平台助力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
- 11/13国研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数字技术将重新定义制
- 11/13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应用新业态高峰论
- 11/12云改数转注智数字经济 云网融合共建云上生态
阻碍抑或助力——论科技之于网络文艺的作用(3)
网络文艺的艺术创造也能促成悦情悦性的审美效果。网络文艺通过故事的叙述、人物形象的塑造带给接受者一种“沉浸”式的美感体验。网络文艺目前还具有鲜明的精神快餐的特性,没有多少接受者愿意在休闲时还像阅读文艺经典一样去琢磨其中的深意,因而,曲折的故事、鲜明有个性的人物,成为网络文艺接受与批评的重要核心因素。微电影《外面的世界》刻画了一群打拼在外的人群,作品的主人公从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网友们深深为之感动:“看一次感触一次,送给所有离家奋斗的兄弟姐妹们”;“坚强的面具后面真的很伤痛……看到我都流泪了”;“融入一个城市很简单,生活、生存却很难。现实生活总是像在演戏,能否成为自己的导演?就必须告诉自己:我不是弱者,同时相信自己!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能力不一样,最终能否找到对的人,对的事,对的工作,对的生活,就得看看如何处理好人生的生存之道;我时常告诉自己也告诉身边的朋友:一个人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爱自己,相信自己会幸福快乐,直到生命的尽头!加油,everyone!”……重视作品典型人物的塑造,也是网络文艺接受与批评的重要内容。《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是蔡智恒(痞子蔡)所著的连载小说。由于这部小说在网络上一再被转载,使得痞子蔡的知名度像一股热浪在网络上蔓延开来,达到无国界之境。作者的电子信箱,每天都收到热情的网友如雪片一样飞来的信件,痞子蔡与轻舞飞扬已成为网络史上最发烧的网络情人。
网络文艺的深层意蕴还可以形成悦神悦志的审美效果。有网友写道:“提起网络文学,不少人总将其和浅薄挂钩,而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有读过《悟空传》,否则就不会对那种痛苦的哲思无动于衷;他也一定没读过《诛仙》,否则又怎么忍得住不对书中阐释的传统文化击节赞叹?他也一定没读过《步步惊心》,否则也不会对将两条线索完美融合的写作技巧视而不见……”[5]微电影《越狱兔》故事讲述的是被关在前苏联监狱的两只兔子基里连科和普京的生活,对历史和现实有深沉的映射。在禽流感时期大热的Flash动画短片《我不想说之小鸡版》,戏仿歌曲《我不想说》的曲调重新填词,将鸡的无奈以戏谑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人类中心主义加以嘲讽,富有生态主义的意蕴。许多网络文艺的科技手段本身便具有哲学的象征功能,比如被广泛运用的超文本,一方面为作品的图声有机化合、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实时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这一手段所提供的丰富可能性又象征了人生的歧路、历史的吊诡、世界的多元。在多种科技手段的协助下,网络文艺作品并未止步于“好看”“好听”,而是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引人“对屏沉思”,进入深邃、动人的哲学之境。
德国哲学家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消解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艺术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创作艺术品,人们在欣赏时,也必须联系原来的时空语境,才能圆满地阐释作品的意义;机械复制消解了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即作品的独创性、不可模仿性,因此直接导致了传统艺术灵韵的消失。现代技术作用下的艺术,带给人的是一种“震惊”效应,如观看电影时,人们被强烈的情感反应所控制而失去了理性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6]在网络文艺中,强烈的色彩、声响、影像效果所产生的“震惊”效应更加鲜明。
坚持科技性会消解人文性这一观点,会无法解释许多文艺现象。比如,文艺发展的历程本就与科技发展相生相伴。从最初石壁上的刻镂,到后来的纸笔,以及更多材料的创作,都富含科技的因素。以电影艺术为例,高科技恰恰是其达到艺术审美效果的利器。著名电影导演王家卫在拍摄《一代宗师》(3D)的过程中,片头几分钟的雨拍摄了几个月,他请求电影院在播放此片时能够更新放像设备,以保证画面的清晰度更高,声音的效果更好。对科技与文艺关系的认识,牵涉到对文艺的理解。文艺的接受是一个综合体,是从生理感官到精神愉悦的综合体,那种认为文艺是纯而又纯的精神享受的观点,需要修正。甚至可以说,网络文艺对人类感官感觉的提升是一个重要贡献。当前的数字技术,可以创造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不仅能够提供视觉感受,还能够提供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感官体验。机器是人自身感知系统的拓展,甚至与人体密合无间,人类由此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
互联网络在多大程度上改造了文艺,或者说网络文艺在多大程度上不再是原来的文艺,这是一个经常引发人们讨论的问题。诚如作家张抗抗所言:“网络文学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会改变作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文学本身?比如说,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7]由这种说法出发,诗性精神空间的深度与广度以及由此引发的审美刺激和灵魂震撼的程度不同是影响文艺作品的价值高低的关键,在这其中,科技会起到助力的作用。
文章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 网址: http://www.szjsyyyzz.cn/qikandaodu/2021/0113/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