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7/23省银行业协会举办区块链技术应用线上培训班
- 07/23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
- 07/23除了一汽和长白山 吉林还有数字经济这个新标签
- 07/23鸿坤物业曹立新:疫情下物业行业数字化变革势在
- 07/23玖富数科集团:加快数字技术应用 ,为产业转型
农村“光棍”问题研究:回顾与前瞻(5)
第三,在农村“光棍”问题的形成机理解释上,既有研究主要还是偏向单因素的解释,而缺乏综合的视野。事实上,农村“光棍”问题的形成很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人口性别结构的失衡特别是长时间失衡的累积效应,以及具体年龄层内部的性别结构失衡或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持续失衡的累积,肯定会在客观上形成“挤压”效应。同样,在经济排斥的宏观结构下,家庭排斥作为一种链接社会压力转移的机制,也会在微观层面显得有几分道理。此外,区域之间的婚姻资源流动、文化排斥上的将光棍形成合理化或造成光棍形成原因的合理化等等,都会构成光棍问题进一步严重化的原因。
第四,缺乏历史的视野,一些研究侧重于通过模型预测未来的情况,而没有将过去的情况纳入历史视野中进行比较。其实,未来的情况是变化的,往往难以预测。各种变量条件一旦发生变化,整个情况就有可能会朝不一样的方向发展。例如,婚姻挤压视角的研究往往会引导人们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性别选择、男孩偏好等方面。但是,当计划生育政策发生调整如普遍二孩化政策的实施,乃至将来在某个合适的时间点,彻底放开生育限制,光棍情况却仍然严重时,学界又应该如何解释和应对?因此,与其过于注重预测未来,不如把握过去和分析当下,将已经存在的所有30岁及以上的未婚男性人口纳入研究对象,从中窥察不同出生世代男性的婚配困难的情况,反而更有利于我们扎实地把握未来。
第五,从研究内容来看,对农村“光棍”问题可能引起的社会风险后果的揭示还不够,对如何有效应对和化解这一问题的策略研究也有待加强。事实上,根据当前出现的各种涉及光棍的社会恶性案件看,如果任由光棍问题继续恶化下去,将来这一群体完全有可能对既定社会秩序构成巨大挑战。一些光棍的边缘性越轨行为,甚至涉及各种经济的、治安的和涉及与性行为有关的违法和犯罪行为的越来越普遍化,最终不仅对社会秩序形成实质冲击,还会潜在地对人们的心理秩序构成挑战。
因此,总体来说,我们认为,未来农村光棍研究应该重视上述5个方面并可以从如下6个方面继续往纵深方向拓展。一是要将村庄本身纳入视野,研究村庄社会结构本身是否对光棍的形成和塑造具有结构性影响,突破将光棍问题单纯作为农民问题的做法,提升到将其作为农村问题的高度来看待。二是要重视微观村落当中的单个光棍案例的复杂情况以及由此汇聚而成的相对整体的情况,较少去继续测算具体的宏观数字。三是在解释光棍的形成原因上,要探索将多个维度的解释机制综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更为中观理论的学术努力。四是要有历史视野,将当前所有超过30岁年龄的未婚人口全部纳入考察范围,甚至,还有必要研究历史上的光棍的形成状况。五是拓宽对农村光棍所可能造成的社会风险的调查了解和认知把握。六是为了做扎实前述5个方面的研究,在方法上,笔者认为有必要沉下身子,扑向田野,以村庄作为基本田野单位开展多点实地调查,收集大量基于质性访谈而获得的光棍数据。如此,有了上述6个方面的拓深,相信今后的农村光棍研究将会取得积极进展,从学理上,有可能生长出有解释力的中层概念,从政策上,有可能产生出为党和国家妥善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的学术成果。
[1]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人口研究,2007(1).
[2]Unite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0 Revision,CD-ROM Edition,2011.
[3]彭大松.村落里的单身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李树茁,果臻.当代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演变[J].中国人口科学,2013(2):11-20.
[5]姜全保,果臻,李树茁.中国未来婚姻挤压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0(3):39-47.
[6]张翼.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将引发十大问题[J].红旗文稿,2005(2):13-15.
[7]张萍.中国大龄未婚问题及特点[J].中国人口科学,1989(6):54,57.
[8]岳岭.姻缘难觅—中国农村人口性比例失调与“光棍”大军的形成[J].青年研究,1995(1).
[9]陈友华.中国和欧盟婚姻市场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石人炳.青年人口迁出对农村婚姻的影响[J].人口学刊,2006(1):32-36.
[11]胡莹,李树茁.中国当代女性跨省婚姻迁移模式变迁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5(1):20-27.
文章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 网址: http://www.szjsyyyzz.cn/qikandaodu/2020/0724/427.html
上一篇:“重返现实”中的泛娱乐思潮
下一篇:数字人才——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