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032020年国家知识更新工程高性能钢材产品开发及数
- 10/30数字经济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10/30数字技术·引领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与“双创”
- 10/30区块链图书:“链”起技术应用与知识需求
- 10/30“新一代人工智能”十大应用场景落地北京亦庄
数字经济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当前国际发展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的必然战略选择。在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数字经济是重要的支撑力量。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打通生产、消费、分配与流通环节,并通过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与质量变革,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数字经济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一,促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双循环”的主体是国内大循环。对此,要通过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撬动扩大内需,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优势。促进供需之间信息的对接,实现国内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和相互促进,以高质量的国内供给激发国内需求的扩大。同时,以国内需求的扩大和消费的上升激励供给结构的优化和供给质量的提高,构建有效的国内大循环体系。
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打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渠道,实现需求端与供给端及时、高效的信息反馈与链接,减少供需间的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完全,有助于加快供给端的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体系。不仅如此,数字经济还可以带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促使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变革,并催生出更多的新需求和新供给,使供给与需求之间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第二, 优化对外开放水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在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同时,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培育和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提升对外开放主动性。数字经济借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带来颠覆式改革。
在制造业领域,数字化供应链的发展将经济运行的边界无限拓展。人工智能等技术使供应链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也更易于管理和调整,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因此更为便捷和安全,数字经济下全供应链的协作共赢成为可能。
在服务业领域,数字贸易已经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服务可以通过数字的形式加以提供,如远程教育、远程诊疗、远程办公等。从而使服务业的发展跨越了空间的界限,将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三,提升经济协同性。国内大循环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行市场体系,提高要素流动与配置效率。因此需要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与服务链的各个节点,畅通国内循环主动脉,提高供应、生产、消费的整体协同性。
数字经济促进了供应链、产业链与服务链的相互衔接,打通了各环节、各链条之间的信息节点,促进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和信息传递的畅通,促进了资源的快速有效流动,也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减少了资金、资源、产品等的流动阻碍,提高了经济系统面对外部冲击时的协同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进而提升了整个经济系统的韧性。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四大短板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5.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2%,在全球的产业规模已经位居第二。尽管如此,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在制度设计、产品应用与共享、人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瓶颈和问题,影响了数字经济在畅通经济运行、提高经济效率、助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发挥,还难以匹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总体来看,面临着“四大短板”。
一是制度与技术短板阻碍了数字的应用与共享,形成了较高的“数字壁垒”,阻碍了经济内循环的畅通。国内与国外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不均衡,也制约了国内外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共享,不利于国内外循环体系的相互促进。二是数字经济的人才短板制约了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了普遍存在的“数字鸿沟”,降低了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三是数字基础设施短板限制了数字经济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数字使用障碍”,不利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四是数字安全保障的短板会形成安全隐患,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隐私存在“数字风险”,威胁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完善数字经济 发展机制是关键
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打通双循环发展的关键节点。要清理制约数字资源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加强对数字开放共享的政策制定。
文章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 网址: http://www.szjsyyyzz.cn/zonghexinwen/2020/1030/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