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0/09谭建荣院士用数字孪生技术赋能 美好生活
- 10/09刘思德:中国“5G+AI ”胃肠镜检查技术应用第一人
- 10/09【本刊专题】数字乡村中的企业身影
- 10/09【聚焦】2019露天开采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讨会
- 10/09解读深圳数字人民币红包:应用场景的重大突破
刘思德:中国“5G+AI ”胃肠镜检查技术应用第一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刘思德(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刘思德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入选广州市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广州市杰出专家),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结肠镜诊疗及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的临床与研究工作,近10年来完成内镜诊疗操作超过15,000例,擅长消化道病变的内镜下微创治疗,对消化道息肉及早期癌的内镜下微创切除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央广网广州9月21日消息(记者张胜强)三十八年如一日,刘思德不忘“初心”,始终坚守临床一线: “让更多患者受益,这是我每一天来医院做的事情。”他坦言,一辈子的工作,就是如何让病人胃肠道疾病的检查和治疗痛苦更少一些、效果更好一些。
“感同身受”,是他的医德理念
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作为我国高发性肿瘤,单就胃癌而言,每年新发病例数就在40多万例左右。
三十八年来,刘思德的足迹遍布国内国际,无论是在欧美日留学还是去新疆医疗支援还是在南方医院的日常工作,刘思德所思所想,都是他的消化科病人,刘思德参与和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化内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刘思德教授在为病人治疗。(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如果做个问卷调查,调查一下病人最畏惧的医疗检查是什么?肠胃镜检查应该名列前茅。因为要将消化内镜的镜头伸入到肠胃中去,不少患者“闻之变色”。
然而,一直以来,消化内镜是消化道检查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因为它可以提供准确、直观的诊断信息,能在消化道早期肿瘤防控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革命性的诊断技术出现之前,刘思德要求南方医院消化科的年轻医生要把亲身尝试胃肠镜作为一项必修课。“我自己就请同事帮我做过十数次,作为消化内科医生,应该知道消化内镜镜头在肠胃的什么位置,病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积累经验后就知道通过哪些动作、操作可以减少患者不舒服的感觉,这就叫做感同身受。”感同身受,因此成为刘思德恪守的医德理念和医疗伦理,他认为,只有站在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去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心情,才能在医患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共鸣和信任,这一点,对于病人的治疗非常重要。
作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刘思德把“将消化道重大疾病防控纳入政府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写进了提案中,建议对消化道肿瘤进行大范围筛查,以实现对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
据统计,2017年广东省胃癌的早诊率不到10%,超过90%的患者到了肿瘤晚期才被发现。随着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进步,南方医院消化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也是第一批国家卫生部的临床重点专科,推动诊断的窗口前移是刘思德近些年来的重点工作。
早诊早治无疑是消化道肿瘤的首选治愈方案,据刘思德教授介绍,以胃癌为例,如果是早期发现,不仅可以不用开刀,通过胃镜做ESD手术,根治率可以达到98%,而且所需要的手术费用和恢复时间也将大大减少。
2015年4月,广州市启动大范围的大肠癌筛查工作,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进一步的检查,为风险人群做早诊治疗工作。目前,面向广州市的筛选人群大肠癌早诊率为88.36%,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仅为5.1%。
“铁壁合围” 对消化道肿瘤“群起而攻之”
作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的学科带头人,除了在日常诊疗中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刘思德也无时不刻的思考着如何从更好的角度来建设中国的消化内科。
南方医院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结肠镜检查的医院,四十多年来,超过45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慕名在这里学习结肠镜诊疗经验,“你现在去很多医院找一个做肠镜的医生,不是他自己在南方医院进修过,就是他的老师在南方医院进修过”,刘思德笑着说道。
刘思德教授在公开交流医疗诊断经验。(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除了在国内积极推广成熟的结肠镜诊疗经验,刘思德早年在日本、欧洲等地研习的经历让他十分注重年轻医生的成长进步。
文章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 网址: http://www.szjsyyyzz.cn/zonghexinwen/2020/1009/894.html
上一篇:【本刊专题】数字乡村中的企业身影
下一篇:谭建荣院士用数字孪生技术赋能 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