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2/26中国新闻网:江西谋划布局数字经济 推动数字技
- 02/26上承生产、下接消费,数字技术能打通汽车流通
- 02/26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 助力市北成为信息技术
- 02/19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 02/18数字技术是怎样改变了中国经济?
病毒智能科技与空间对新冠疫情的哲学反思
新冠疫情是人类进入智能科技时代以来遭遇到的最严重的疫情。截至2020年6月28号,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数为1000万人,已有近50万人丧生。人们难以理解,为什么人类已经可以开始设计智能、编辑生命,却会被病毒这一最为原始和古老的微生物所击溃。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智能科技虽然不能彻底消灭病毒,但是却能够成为疫情蔓延时的有力防控武器,特别是在人类进行空间隔离并因此产生心理上和文化上的疏离时,智能科技既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实现控制与隔离,还可以成为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桥梁。智能科技与病毒在现实空间、精神空间和数字空间三个层面进行了较量。但是,智能科技强化空间隔离和管控只是疫情期间的无奈之举,我们也需要警惕,不要将这种例外状态变成了常态,不能让帮助我们击败了病毒的智能科技,成为控制人类的另一种“病毒”。
一 传播与隔离:现实空间
智能科技与病毒首先在现实空间展开了较量。病毒作为一种微观世界的类生命体,只有10-300纳米大小,古代往往将病毒造成的疫情错误理解为某种瘴气、毒液甚至是巫术或者诅咒。人类对病毒的起源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弄清楚,只知道它是某种类生命体,自己不能繁衍,需要宿主才能进行传播和复制。(1)左芳主编《病毒与人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1-35页。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大。(2)周旺主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第7页。人员的流动、空间的改变,往往会导致某个相对封闭空间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而病毒也会跟随流动的生命体进行传播,从而侵蚀另一个空间的生命体。例如造成南美印第安人几近灭绝的并非是直接的屠戮,而是西班牙人及其牲畜带去的致命病菌。(3)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随着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人群的流动性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全球化也有了现实的基础。但也正是因为人口和物品的全球流动,使得病毒在全球蔓延开来。病毒的传播和人的流动是一致的,以至于哲学家马尔德(Michael Marder)将人比作了病毒:“把互联网上的病毒和冠状病毒大流行进行比较并不牵强。最近发生的流行病的全球化是由于从事大众旅游、教育和职业交流、远程联系、国际文化和体育活动等的世界人口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的流动性和身体联系日益增强。”(4)Michael Marder, “The coronavirus is us,”TheNewYorkTimes, March 3, 2020, accessed March 9, 2020,
西方一些所谓的自由主义者批评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和隔离措施,但是实际上,早在中世纪,为了防止欧洲大陆肆虐的黑死病,西方国家就采取过严格的隔离措施。一些经典名著如《十日谈》《约婚夫妇》中就能看到相关描述和记载,“卫生署要求采取隔离措施,严禁这全家人离开住所;他的所有衣服和在医院里睡过的病床,都被焚烧”(7)曼佐尼《约婚夫妇》,第603页。。事实证明,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只有通过切断其传播途径,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封闭与隔离成了唯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要限制人的流动和交往活动,管控人们活动的空间,如通过保持“社交距离”、建设传染病院和隔离病房、居家或者社区隔离、封闭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等方式,来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些学者悲叹,面对新冠疫情,“拥有高度发达技术的人类只好采用最笨拙、最原始的办法:隔离和封闭。技术多半成了完成这种围城式禁锢的辅助手段”(8)孙周兴《除了技术,我们还能指望什么?——由新冠疫情引发的若干技术哲学思考》,《上海文化》2020年第4期,第8页。。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阻隔病毒时,病毒的宿主——人的自由也自然会被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我们不能以此来批判这些管控的措施。疫情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紧密相连,“所有的政体都用某种方式管理着健康和知识”(9)Jean-Luc Nancy, “La pandémie reproduit les écarts et les clivages sociaux,” Marianne, March 28, 2020, accessed March 29, 2020, Gray, “Why this crisis is a turning point in history,”Newstatesman, April 1, 2020, accessed March 28, 2020,
我国政府将智能科技应用于防控疫情期间的封闭和隔离措施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比古代种种不人道的隔离措施,智能科技已经将隔离措施做到了高度的人性化。例如,在身份识别上,古代瘟疫期间,人们会高度警惕外来流动人员甚至是陌生人,将之视作投毒涂油者或病毒传播者,对之逮捕甚至处死。而现在通过大数据移动智能设备和社交媒体可以精准地追踪每个人的行动轨迹(11)董宏伟、程晨《人工智能构建新型疫情应急处理机制》,《中国电信业》2020年第2期,第55页。,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识别身份信息。在人际接触上,人工智能检测,远程医疗和医疗辅助机器人,无人机监控和无人车物流配送等智能科技,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医生、护士和物流人员,降低了他们接触传染源的风险。要知道,在中世纪,照顾病人的神父和医生、“搬运病人、埋葬死人、清除污物”的“乌鸦”(穷人)(12)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9页。,他们被瘟疫传染的几率很高。在隔离措施上,中世纪会“实行严格的空间隔离:封闭城市及其郊区,严禁离开城市、违者处死,捕杀一切乱窜的动物”(13)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第219页。。这种境况,在当今一些管理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仍然会出现。而我国借助无人机、监控摄像头以及健康码等科技手段,能够做到及时监控、有效劝阻,最大程度上实现人性化隔离。在城市防疫上,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技术,为城市和社区的精准管理提供了可能,引导城市居民正常生活,保障后勤医疗服务运转。正是由于智能科技的高度发展,人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设置空间,能够超越空间限制去做事,才使得隔离措施变得高效而富有人性化。
文章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 网址: http://www.szjsyyyzz.cn/qikandaodu/2021/0223/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