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9/19周延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是增强数字驱动、保
- 09/19数字技术赋能 智慧旅游添翼
- 09/18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浪潮云数智中国行走进武
- 09/18培养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人才!广东工贸成立这个
- 09/18数字技术承载文化输出 酷狗助力文化产业融合发
中美共同关注数字医疗数字技术还需和医疗领域(2)
另一方面,只有技术和产品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和医疗领域深度结合。
王溯介绍道,前几年很火的“移动医疗”,就是简单地把移动互联网搬到医疗领行业,很多人投入到这个领域中去,但经过两年的洗礼之后大家发现这样不是很成功。人们开始慢慢地把重点转移到可穿戴设备,通过硬件与医疗结合,但现在也看不到非常成功的案例。“很多人都知道医疗是一个大市场,也看到了技术进步正在带来的一些改变,但是怎么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还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尝试。”
王溯坦言,目前其看到的大部分数字项目进展得比较困难,是因为国内的医院体系还比较闭塞。比如虽然国内已经有了医联体、医疗共有云等设想非常好的项目,但是落地时却都非常困难,就是因为整个中国医疗体系还比较传统和闭塞,尤其是很多三甲医院,尤其是针对数据,因为涉及到患者隐私的问题,他们更倾向于把这些资源放在院内,个别地区和医院愿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但是目前效率还不高,效果不太理想。另外,近年来医疗IT系统发展比较混乱,一个医院内部可能有好几个系统,来自好几个供应商,这给整合数据带来了困难。
上述美国投资机构的高管表示,美国数字医疗目前也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比如医院内系统的整合等,可能还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或者需要从政府层面来推动。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董事总经理叶宇翔举例道,美国数字医疗的研发就饱受缺乏数据的困扰。做一个创新研究需要很多数据,医院的独立性使得关于患者的数据很难做到共享,加上医院本身病人的数量也比较少,这使得很多研究因为缺乏临床数据支持很难作出结论。在中国,基本只要找到20-30家流程相似、数据标准化的医院就能得到足够支持一项研究的数据,这在中国很简单,但是在美国非常难。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医药领域的研发完全可以呈现爆炸性增长,在十几年内赶超美国。
但叶宇翔同时也表示,只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所有的螺丝放在一起”,也就是要把这些数据和技术连接起来,构建一个适合于医疗行业的体系。
在中国,与医院合作更重要
>> 海信医疗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建设的智能数字化手术室。
谈到数字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王溯建议可以从一些专科领域、从一些能和医院与医生结合起来的领域入手。因为目前的中国医疗体制还是医院和医生为主导、为核心,试图绕过这两者的方法都不太可能行得通。而且中国的医生大多负担很重,要看病、坐诊、做手术、做科研,亟需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减轻负担,解放医生的劳动力,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能够接触到核心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所以我们现在更倾向于和一些已经和医院或医生深度绑定的项目合作,这也是我认为中国数字医疗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要把医院、医生甚至社保体系纳入进来,而不是单纯地靠一己之力,通过移动互联网或一些技术创新就能颠覆医疗这个行业。这是下一步中国医疗行业的公司应该要去做的事情。”王溯说。
咨询公司埃森哲也在名为《2017年数字化健康技术展望》的报告中指出,打破隔阂,构造互通互联的生态是目前数字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医疗保健组织开始意识到医疗保健服务应该围绕着病人进行而不是围绕企业来组织。过去,医院和医生已经都是各司其职,彼此之间很割裂,现在这些生态的参与者都意识到彼此之间是环环相扣的,没有办法单独运行。”王溯表示。
在这一点上,中国和美国的发展情况将有所不同。王溯指出,中国和美国医疗体制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在中国,医院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医生本人的影响力,很多本来很有影响力的医生一旦离开了医院这个平台,可能就销声匿迹了;而在美国则刚好相反,很多有名的医生可以离开医院,开设自己的诊所。所以在中国,和医院合作更重要。
与医院合作也意味着数字医疗未来将面临更高标准的要求。“数字化医疗要成功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医疗属性。我看到很多解决方案,功能很多,用户体验也很好,但是最后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医疗属性不过关。没有经过CFDA、FDA的许可,精确性不能被医院和医生认可,这些结果就不会被他们采纳作为诊断的依据,结果就没有价值。另外一点就是,每个医院的流程都不一样,这也对系统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够不够灵活、能不能快速迭代。”王溯表示。
文章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 网址: http://www.szjsyyyzz.cn/qikandaodu/2020/0918/795.html